【日文單字】變體假名
大家都知道,
日文由假名和漢字所組成;
也曉得假名分成平假名和片假名。
但是不知道有沒有讀者聽過「変体仮名(へんたいがな)」(變體假名)呢?
↓
↓
↓
我們現在所學的五十音,
一般是一個假名對應一個念音(當助詞的は、へ則是例外),
但其實在一開始時,並不是這樣子的。
昔日,日本人會同時使用各式的平假名,來對應同一個念音。
如歷史名著的「土佐日記」、「枕草子」或是「源氏物語」都是如此。
有時單純是書寫時習慣使用多種字體的假名,
有時則是為了避免使用同一字體會讓文章顯得過於單調。
明治初期的小學校(相當於今日的小學),
所教的平假名大都是一咅對多個字體。
一直到自1900年(明治33年)日本小學校令規則改訂後,
小學校所教的假名字體才統一為一音對一字。
自此之後,凡是不在學校教育使用的假名,就稱做「變體假名」。
原本日本人的名字也常用到變體假名,
但在1948年(昭和23年)的戶籍法實施後,
禁止人名上再繼續使用變體假名。
再加上新聞或是雜誌等媒體也配合字體統一,
變體假名的使用大幅減少。
現在要看到變體假名也已不太容易,
大概只剩下商店的招牌或是商標,
又或是書法中才看得到了。
上面照片中,紅框的部份就是變體假名,
知道是什麼字嗎?
是「な」,猜對了嗎?